武夷山之行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12/6 14:04:55 点击:1897 |
武夷山之行-----吃喝漂睹 城市的高楼大厦,汽车的喧嚣吵杂,身在其中的您是否有些倦意,无法静心思考?那就不妨和易弘人一起寻觅一方乐土,让浮躁的心沉下,让思绪飞一会儿。 武夷山是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之后,我国第四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这点相信大家皆不陌生。5月10日我们易弘人到武夷山,恰逢小雨乍晴,空山新雨后的武夷山会让人产生眩晕感,不是因为它名头太响,而是因为空气太清新了。深吸一口气,便能体验惯居浑沌都市里难以体验到的心旷神怡。也证实了“天然氧吧”的美誉是名不虚传。 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的话,我会选择“纯真”。这里的山纯真,质朴袒露的岩石像是肝胆相照的挚友;这里的水纯真,撩起一捧碧绿便能听到无邪少女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山真水,让人感受一份真性情。 天 我们来到轻松,期待,武夷山特色的旅游项目---乘竹筏,游九曲溪! 武夷山美在九曲溪,神采奕奕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灵魂。 山技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向景致的山水画意,游人乘坐从远古小舟脱胎而来的竹筏,冲波击流,荡漾而卜,不仅能领略有惊无险的情趣,而且有人在水中游的无限惬意。抬头可见山景,俯望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 九曲溪的两岸,奇峰怪石林立,争奇斗巧,日不暇接,引得游人称奇叫绝,河道弯弯曲曲,浅滩接着深潭,时而波平如镜,时而浪打飞舟。乘竹筏观山,水在脚下;游水,山在眼前;赏洞,洞在岩壁。一派人热情趣,意味无限。 为了避免遇上人流高峰,吃过午饭便驱车前往一线天。 一线天又称一字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二曲溪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山名灵岩,岩体绵长雄伟,其高千仞,其长数百丈,宛若城廓。岩端倾斜而突出,覆盖了岩腹3个相互毗连的岩洞:左边的是灵洞,中间的是风洞,右边的是伏羲洞。偶尔滴到冰凉的泉水,心里不由紧张。其实,洞穴也就178米长,起自灵岩左端伏羲洞的洞顶,中经风洞的洞顶,止于灵洞右端灵岩后壁之外。上距灵岩之巅约3~4米,狭处仅40公分。 经历完一线天后,导游带我们来到山势陡峭,光秃秃的岩石----天游峰,仰望山峰,只觉天游峰高大巍峨,让我不寒而栗,而通往天游的台阶,抬眼望去,道路崎岖狭窄,爬山的一些人手撑阳伞,汗流浃背,一步步往上爬,犹如蚂蚁搬家一样慢慢的移步。 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感觉是既然来了就要感受一下天游峰的惊险了,自信自己能爬上海拔409.6米,828级石阶,登上山顶。 我们从茶洞起步沿陡峭山崖爬越石阶,这条登山的石阶蜿蜒曲折,是峭壁上凿出的一道道石阶,有的地方加有一道水泥拦杆,有的石阶是无栏杆保护措施很是害怕。石道沿着陡峭的山崖向上延伸,有的地方石台阶很窄很陡,只容一人通过。每上一步都需要毅力和勇气,难怪导游开玩笑说:“到武夷山爬山,有句俗话叫做‘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不上不下脑膜炎”,山势之险,攀爬之累,可见一斑。亲身体验这种惊险、刺激、害怕的爬陡峭令我战战兢兢,有时眼睛都不敢往下看。当爬到一处倚于悬崖之上的平台时,我才敢回头往山下看,山下密密麻麻的犹如蚂蚁的人群正努力的往山顶爬呢。我们稍作休息,便环视四周的山峦,发现武夷山丹霞地貌造就出的众多嶙峋怪石,酷似人间的生灵,惟妙惟肖。有的像雄鹰展翅,有的像青蛙望天,有的像乌龟回头......看着山下蜿蜒而流的九曲河道和四周绿树葱葱的山坡,特别是那九曲溪蜿蜒盘旋又如一面绸缎镜子,我的心情也好起来了,把远处、近处的景象一一纳入我的镜头。 第二天 虎啸岩,海拔510米,犹如猛虎盘踞峥嵘峰岩,屹然独耸,陡峭凌空,险象丛生,曾有虎啸八景之说。岩的半壁有一巨洞,山风吹过,声若虎啸。登峰远眺,群峰如浪,白云千迭,充满诗情画意,为武夷溪南胜地,一岩而兼有群峰之胜。 这有一尊20米高的观音雕像,同水帘洞一样,上凸下凹,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雨打湿!据说,这观音因为距离湄州妈祖比较近,所以脸庞很慈祥,很像妈祖。 三天的行程转眼即过,当踏上回程的火车,心里对这里的山水多了几分不舍和眷恋。这里的山因为岩层和树木交织而更美,这里的水无论是溪流还是小水塘都有鱼而灵动。照片只能串连起我回忆里的武夷山而不能完全展现我回忆中的武夷山,山水的美在于亲身融入其中。
|
上一页:在学习中成长 在合作中发展 下一页:五四青年节 让青春之光闪耀复兴之路 |
![]() ![]() |